close

對一個人有好感,在小時候與長大之後,似乎有著不同的臨界點與徵狀。


小的時候,容易把「好感」歸類在「喜歡」,甚至不懂事的就會很衝動的說:「那就是愛。」
只要有了「好感」,大夥就像個科學家似的,自動地把它們變成了一種愛的假說,然後自我應證、深信不疑的去實驗~
幸運的是,小時候大家都很單純,即使把「好感」當作是「喜歡」,也沒甚麼關係。
反正上課不外乎就是,偶爾認真、偶爾寫筆記、偶爾偷打瞌睡、偶爾塗鴉、偶爾傳紙條、偶爾偷看漫畫/小說、偶爾...偷瞄自己心儀的對象...

畢竟當學生真的很閒( 就算當時我們才不覺得自己很閒、覺得作業很多、考試很多、沒時間念書、預習、複習,玩社團的時間不夠又還要補習... 一直到出了社會才覺得小時候哎不是哎~ ) ,能有個心儀的對象,把對方的喜怒哀樂以及自己的喜怒哀樂交叉相乘,庸人自擾一番也算是枯燥平凡的生活中,一點小小的不平凡...


然後過了好多好多好多年,等到自己漸漸的長大了、老了,「好感」這字彙的存在感突然增值了。
對人有「好感」,不一定就是「喜歡」,更不可能輕易的說:「那是愛」。
好感只是一種基礎的類別,一種比「討厭」跟「無感」更加正面的類別。
然後人們就習慣性的將心動,解讀成「只是一時的好感」,分辨不出所謂喜歡不喜歡了...
因為心受過傷而不再單純,也或許是因為懂得謹慎,所以就犧牲了一些關於愛的想像力。



恩...現在,你對誰有好感呢?
對方構不構成你的假說呢?


人果然是年紀越大越難搞,顧忌很多,該冒險的時候,就放棄了...
這時候我就會希望,但願還有顆赤子之心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law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