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我真的非常推薦《The Devil Wears Prada》這部電影。



很簡單來說,若是要我為這部電影下個結論,我會說,這部電影是以女性為角度,前半段是給「正在適應工作環境或是工作總是被刁難」的人;後半段則是「工作狂或是總把別無選擇掛在嘴邊」的人。

然而,不論是前半段或者是後半段,都是我們目前最常遇到的狀況吧!
再加上它以大部分的女人最關注的「外貌打扮」與「工作表現」做連結,雖然有著勵志片的慣性模式,但體會力夠強的觀眾,還是可以從中發現到很多的訊息,那些都是生活中的經驗哪。

不重視打扮的安德莉亞,暱稱小安(安海瑟薇 飾演),頂著一頭蓬亂且帶著自然捲的長髮,和樸實略帶土氣的打扮(其實我平常也差不多是那樣)來到了【RUNWAY】雜誌應徵總編助理。影片才一開始就有了很大的反差,一個頂級流行時尚雜誌總公司,當中的職員不僅工作戰戰兢兢,而且還必須維持光鮮體面的優雅模樣,只有安德利亞很唐突的擺在畫面上,真的有一種慘不忍睹的感覺。就算是對流行完全沒有敏感度的人來說,都能夠明顯的感受到畫面上的不協調感。但,安德莉亞卻意外的被入取了──憑著她堅毅大膽的口才還有西北大學的好學歷。小安的好朋友甚至懷疑,雜誌社是採用電話面試呢!因為小安的模樣完全與時尚扯不上關係。


果然,傳言中可怕的惡魔主管米蘭達(梅莉史翠普 飾演),真的也不是普通難搞,連珠砲一般的說話方式,讓我懷疑可能主角們都必須隨時準備好錄音筆,才不會Miss掉米蘭達的指令吧!我想,再利害的人,面對米蘭達那種強勢又不留情面的態度,都會手忙腳亂,不只聽力要好、要細心、反應快、辦事能力強,還要任勞任怨,最好是有個三頭六臂外加七十二變才可以應付。






安德利亞雖然學習力很好,但面對主管無理的要求,不論她多麼焦頭爛額,卻總是碰得一鼻子的灰,甚至還必須面對米蘭達的冷言奚落,以及同事們的嘲諷。百般委屈的小安,終於忍不住跑去向同事奈吉(史丹利圖奇 飾演)哭訴。

精采的來了,奈吉雖然是個有一點點小娘的造型師,但是正經起來可是酷弊了!小安以為帶著一點母性特質的奈吉,是整間公司裡面最有人情味,最能為她打抱不平的人,沒想到奈吉卻非常不以為然的說:「那你就辭職呀!外面有多少人想要搶這個職位妳知道嗎?」聽到奈吉這樣回答,小安怔了,當初她自視自己不是“芭比娃娃”而是“有能力的人”,進而得到這份工作,況且只要她熬過一年,以後不論去到哪哩,這份工作經驗都會讓她無往不利!假如現在辭職放棄,就等於宣告自己的無能,之前的委屈也等於白搭了。

小安不服氣的說:「我已經很努力了,為什麼她就是看我不順眼,總是要找我麻煩,我做了這麼多的事情,她連正眼都不瞧我一眼,可是只要有一點事情做錯,她就尖酸刻薄咬著我不放!」

劇情演到這裡,我想也許已經有很多人都會被勾起一些共鳴了吧?
也許過去或是現在都有一些類似的情況正在自己的身上發生中,真的有很多苦想要訴,但同時又覺得就算訴苦也沒辦法解決,只是一口氣悶在心裡越來越痛苦。通常假如此時身邊的人沒辦法給予體貼,就會引發激烈的衝突;而總也會有一兩個要好的朋友會在這時候出現給予關懷與支持…但是,以現實面來說,關懷之後然後呢?不論未來的場面到底會變怎樣,我們還是只能自己面對。

於是,電影中就出現了這樣的轉折。奈吉不但沒有安撫小安,還把她痛罵一頓。
「妳要我給妳個擁抱,安慰妳並且一起痛罵米蘭達?妳說妳已經很努力了,但在我看來,妳根本連努力都還沒開始。假如妳真的這麼不滿,那就辭職,沒有人強迫妳一定要忍受這份工作,外面有成千上萬的女孩都渴望這份工作,她們都擁有比妳更多的熱情。妳打從心裡就看不起“時尚”,妳根本不喜歡妳的工作,也刻意讓自己置身事外,就像妳現在這副打扮一樣。妳只是把這份工作當作妳的跳板,工作只是工作,只是用來交差,卻不肯用心融入。這樣的工作態度根本連努力都稱不上,卻只會埋怨自己不受重視,埋怨人家不正眼看妳。妳就正眼看過這份工作嗎?上司的要求雖然無理嚴峻,但這就是現實,這就是社會競爭,有能力的人就有資格留下,如果妳做不到或是不滿意就辭職吧!」



這一大段話簡直就是當頭棒喝。
讓我想起日劇《東大特訓班》當中,阿部寬飾演的律師也是這樣罵醒裡面的學生:
「當你對這社會有著很多不滿,不想要被壓榨,那就讓你自己想辦法爬到上面的位置!」

某陣子,自己過的很慘淡,一個很疼愛我的長輩也說了類似的話。
他對我說:「妳已經沒有權利再當個小孩,不能希望全世界都能夠體貼妳!出社會就是這樣,只能往前走,而不是停在原地抱怨,像個長不大的小孩在撒嬌。遇到事情並不是撒嬌就可以解決,假如妳不喜歡,就自己去想辦法,而不能要旁邊的人配合妳。」

當下聽到這番話,當然多少有點委屈。但是後來仔細想想,覺得一點也沒錯。我們總是會情不自禁耍任性,覺得自己擁有很多委屈,老是希望別人對待自己的方式能夠改變,但假如你自己不做些什麼,你又怎麼能要求別人能改變?
不爽,就改變它,再多的抱怨,並不會使你前進。

所以因為這番話,我種下了一個月後提辭職的勇氣,為我想要過的生活做了突破;劇中的小安則是在奈吉說完之後,決定改變自己,融入工作。
她換掉自己的村姑樣,也變成一個有流行品味的時尚人。也許會有人覺得她似乎是妥協於俗世,但我卻覺得這部分的重點在於「做什麼就要像什麼」、「專業度提升」的問題。

小安不僅在外表方面下足功夫,她的辦事能力的確也讓米蘭達刮目相看。米蘭達還沒交代,她就把該做的事情都做好。其實老闆要的也不過就是如此了吧!如果今天我們是老闆當然也不希望員工只會一個口令一個動作,當然會希望員工就是能夠主動的把該做好的事情完成,老闆就不需要為了要交代瑣事而煩心。米蘭達所要求的,就是這樣。

上半場的「態度」課題就在此告一段落。




隨著米蘭達的看重,小安必須隨時待命,犧牲自己的私人時間,也漸漸冷落了家人、朋友和情人。他們都不能接受小安,認為她墮落了。而電影的下半場,就開始講有關於「選擇」與「取捨」的問題。

其實蠻有趣的,生活上每件事情其實都環環相扣,學習在當中取得平衡,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。不可能做到人人都滿意,因為有太多不同的立場。

就拿小安外觀形象上的大改變來說吧!
一個時尚雜誌總編助理,不懂得品牌,不認識服裝設計師,外型也一踏糊塗,即使他辦事能力再好,但你仍然會有所質疑此人的勝任度到底高不高?萬一小安用她原始的面貌去採訪(拜訪)設計師,是不是會讓對方覺得自己很不被受尊重?這已經不是所謂物質享受的問題,而牽扯到的是專業形象和禮貌的問題了。




最後,電影中一定要有人性上的琢磨。
人與人之間的關係,隨時隨地都是這麼的重要,於是乎,一場人際關係的考驗就開始了。

人一天只有24小時,當你著重在某件事上面的時候,就一定有另外一些事會被犧牲;
當你必須從多個選項中做一個決定的時候,除了選中的那一個,其他的也註定是被放棄。
本來就是有捨有得。

或許我們會想要貪心的想面面俱到,但畢竟完美總是少數,人生豈會如此簡單?

常出現的情況是,因為沒辦法面對取捨之後那殘酷的局面,所以我們選擇漠視和逃避。
如同小安的口頭禪:「Sorry, but I have no choice.」
唉,多少次我也曾說過類似的話,但從來也沒發現這句話其實是不負責任的推諉。
難道真的是毫無選擇嗎?

我非常喜歡這部片的結局,大步大步的向前邁進,呈現出小安對自我的一個實現,同時,也給了我們期許──對未來的願景。

我不知道,其他觀眾看完電影之後,會不會發現自己有很多盲點跟著故事情節被解開?
但我真的是。
所以,我由衷推薦這部電影。

電影中文官方網站 →來逛逛←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ulaw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